|
圓柱齒輪減速器(ZDY、ZLY、ZSY、ZFY系列)
1、泰興減速機的輸入軸軸線和輸出軸軸線,與鏈接部分的軸線應保證同軸,其誤差不得大于所用聯軸器的允許值。
2、由于采用硬齒面,中心距縮小造成輸入軸軸頸減小,往往比相配套的電機軸細。當采用液力耦合器拖動時,會由于安裝中心配合不好,給較細的輸入軸的危險截面造成過大的附加應力而出現斷軸的可能。為此,建議用戶在設計選用時,把液力耦合器布置在電機軸端,而把彈性聯軸器裝在輸入軸端。
3、安裝好后,箱體油池內必須注入潤滑油,油面應至于規定高度(油尺上、下限刻線之間)。
4、減速器在正式使用前,用手轉動必須靈活,無卡住現象,然后進行空載運轉,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運轉應平穩,無沖擊、振動、雜聲或漏油等現象,發生故障應及時排除。
5、首次注入的潤滑油需在減速器運轉300~600小時后更換。此后,每運轉1500~5000小時更新一次,這主要由工作環境而定,但最長更換時間不應超過18個月。在換油時應同時清洗磁性油塞。
6、在運轉中,突然出現油溫升高及不正常噪聲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在正確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投入運轉。
高承載能力軸裝式減速器(ZJY系列)
1、減速器一般采用垂直位置及其前后各20°范圍內懸掛安裝,與主機配套使用。
2、減速器輸出軸孔套入主機軸前,應在軸和軸孔表面涂上油脂,以減小裝配阻力。切勿采用強行打擊的方式安裝,否則可造成軸承損壞或空心軸端變形。 對采用雙端錐套安裝的減速器,可按如下程序安裝:
(1)先將內側的空心錐套套入主機主軸;
(2)將減速器推入主機主軸,左端掛在左錐套上;
(3)從右側裝入右錐套;
(4)依此擰緊左右錐套的緊固螺釘。
3、安裝傳動三角帶。由于減速器體積緊湊,所配置的軸承尺寸較小,為確保軸承正常使用,請注意以下幾點:
(1)盡可能選用高強度窄型三角帶。窄型三角帶可減小帶輪的寬度和外圓尺寸,以及三角帶的張緊拉力,這樣可以使輸入軸帶輪的張緊力作用點位置靠近輸入軸內側,對提高輸入軸軸承的壽命十分有利。
(2)應選用全部金加工的三角帶輪。對有輪輻減輕孔的帶輪,應滿足靜平衡的要求。
(3)三角帶應緊張適度。一般可用兩個手指下壓三角帶,受壓點下移是否在1-2mm的方法來判別三角帶的緊張程度。由于三角帶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會因初張力延長而打滑了,該延長量應以二次緊張來彌補。切勿在初裝時過分緊張,給輸入軸軸承增加不應有的懸臂拉力。
4、為克服減速器在運行時空心軸軸承摩擦反力矩對減速器箱體的作用,一般采用防扭拉桿來平衡該力矩。防扭拉桿的安裝位置見圖1。防扭拉桿可采用00型"開式鎖具螺旋扣",見附錄2。由于索口環頭內孔尺寸不規范,可用經過加工的環頭更換。環頭內孔與拉桿銷的配合可采用H9/n9。采用小間隙的環頭配合,可減小減速器的左右晃動。
5、打開減速器箱體中部油塞,使箱體處于垂直位置,從吊環孔加入N220中級壓齒輪油,油位至下部油塞溢出高度。
6、減速器現空載運轉一段時間,檢查是否有異常噪聲、漏油、振動等不正常現象,如無則可投入負載運行。
7、減速器首次運轉300-600小時后應更換潤滑油。此后每運轉1500-5000小時更換一次(主要由工作環境而定),最長不得超過18個月。在換油時應同時清洗磁性油塞(安裝在箱體下部)。
8、減速器在運行中出現油溫突然性升高或不正常噪聲時,應立即停車檢查。故障排除后,才能繼續投入工作。
9、當單向運轉的減速器需反向或雙向運轉時,可打開輸入軸對面端蓋,對常接觸式逆止器將星輪用拉板拉出(拉板可按星輪上起吊螺孔位置自制)反裝,即可改向運轉;或拆除星輪缺口處的滾子、頂銷(小規格的無此零件)、頂簧,實現雙向運轉。對非常接觸逆止器,則需要將逆止體拉出反裝,同時把外環也卸下反裝。
10、空心軸端蓋用于固定減速器軸向位置和拆卸減速器用。用于固定時,用與中心孔徑相配的六角螺栓吊緊主機輸入軸;用于拆卸時,可在兩側螺紋孔內旋入六角螺栓,頂出箱體。
高強度硬齒面減速器(ZLYJ、ZSYJ、JHM、JHMS系列)
1.減速器應安裝在平整的基礎上。在地腳螺釘均勻緊固的情況下,應保證插入輸出軸中的螺桿能無卡滯地均勻回轉,以免給輸出軸與軸承增加附加力而影響軸承壽命。不得采用強力裝拆螺桿。
420以上(含420)規格的減速器的動力輸入只允許用聯軸器輸入動力。在安裝時,應在地腳螺釘緊固的情況下,確保聯軸器的安裝誤差不超過允許范圍。不允許在未調平地腳支撐時,先對中聯軸器、后緊固地腳螺釘,以免給輸入軸造成過大的附加力矩。如用戶確實需要采用三角帶輸入動力時,請在訂貨時明確提出此項要求!
375以下(含375)規格,允許用三角帶輸入動力。請盡量采用高強度窄V形帶!且三角帶輪應全部車削加工,回轉平衡。高強度窄V帶的使用,可減小張緊力并使用合力中心靠近輸入軸內側。對減小作用于前承支點外側截面的附加彎矩十分有利。三角帶在初裝時,三角帶緊邊中點在2~3公斤外力下壓,以產生8~l0mm變形量為宜。
由于硬齒面減速器的中心距較小,無法配置較大的軸承,軸頸也較細。聯軸器的對中和三角帶的張緊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將會直接影響輸入軸和軸承,以至整機的壽命!
2.在減速器安裝完畢后,注潤滑油至油鏡中心上部。該油位應在潤滑油在箱內分布均勻后確定,減速器運轉后,油位應經常檢查,任何情況下,油位不應低于油鏡位置中心下部。首次使用300-600小時后,應換油一次。以后每3000小時換油一次。更換應在減速器停車,潤滑油尚未冷卻時排放。箱體應用同品質的油沖洗干凈。若因油粘度高不宜沖洗可先加熱。
在有強制潤滑的抽路中,配置有功能極先進完善的TF型箱外自封式吸油過濾器。該濾清器具有以下功能:(1)打開前蓋,拆下濾芯時,內裝的自封閥自行關閉,切斷油路,防止油池中存油外流。(2)帶有綠、黃、紅三色的發訊器,可隨時顯示濾芯堵塞狀態(綠——通暢,黃——局部堵塞,紅——較嚴重堵塞)。當出現較嚴重堵塞時,發訊器會發出訊號(請將發訊器兩輸出線端接人報警線路),提醒用戶停機清洗或更換濾芯。(3)在發訊后用戶仍不清洗,濾芯堵塞后,攄清器中的旁路自行打開,潤滑油將不經過濾芯循環。
按用戶特殊要求配置的電接點壓力表,可監控油泵的工作狀態。當油泵損壞,油路停止供油,電接點壓力表失壓時,壓力表會有電信號輸出。此時控制電路會自動報警,切斷電源,停機檢修,以免軸承缺油而燒損。
在電機控制回路中,設置延時繼電器,以保證電機正常啟動。
電接點壓力表,在出廠前,已把下壓指針調至0.3-0.4Mpa處(上壓指針不用調整),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因油熱而粘度下降,可能油壓會下降,影響正常工作。此時松開表座一側的鎖緊螺母。用螺絲刀調整調壓螺釘(旋人),使油壓升高。在調高壓力后請鎖緊螺母。以上所述的報警控制電路,皆需用戶自行配置。本設備只提供可輸出電訊號的相關元件。
3.裝有油泵強制潤滑的減速器,在開車初始階段,可能會因油粘度過,油泵吸油阻力大而造成進油不足,發出過高的噪聲。該現象一般在潤滑油溫度升高后,自行消失。
在正常運轉中,如出現油泵噪聲增高,一般情況可能是油路阻力過大。此時情況請清洗濾清器及其他相關部件。
無論那種規格的減速器,在長期不用或氣溫過低時啟動使用,都應空車運轉一段時間,待各軸承處充分潤滑后方可加載運轉。
圓柱圓錐齒輪減速器(DBY、DCY系列)
1、減速器的輸入軸軸線和輸出軸軸線,與鏈接部分的軸線應保證同軸,其誤差不得大于所用聯軸器的允許值。
2、由于采用硬齒面,中心距縮小造成輸入軸軸頸減小,往往比相配套的電機軸細。當采用液力耦合器拖動時,會由于安裝中心配合不好,給較細的輸入軸的危險截面造成過大的附加應力而出現斷軸的可能。為此,建議用戶在設計選用時,把液力耦合器布置在電機軸端,而把彈性聯軸器裝在輸入軸端。
3、安裝好后,箱體油池內必須注入潤滑油,油面應至于規定高度(油尺上、下限刻線之間)。
4、減速器在正式使用前,用手轉動必須靈活,無卡住現象,然后進行空載運轉,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運轉應平穩,無沖擊、振動、雜聲或漏油等現象,發生故障應及時排除。
5、首次注入的潤滑油需在減速器運轉300~600小時后更換。此后,每運轉1500~5000小時更新一次,這主要由工作環境而定,但最長更換時間不應超過18個月。在換油時應同時清洗磁性油塞。
6、在運轉中,突然出現油溫升高及不正常噪聲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在正確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投入運轉。
硬齒面齒輪減速器(TY同軸系列)
1、減速器的輸出軸與工作機鏈接部分的軸線應保證同軸,其安裝誤差不得大于聯軸器的允許值。
2、在輸出軸端需安裝齒輪,鏈輪等傳動件時,在傳動系統設計安裝時,應采用如下方法:作用在減速器上的合力方向應指向地基。
3、減速器安裝好后,箱體油池內必須注入適宜潤滑油至油標規定高度。油標上的中間刻線為水平安裝位置,上刻線為傾斜安裝位置。注油后應空載一段時間,在確認運轉平穩無漏油后才可投入正常使用。
4、首次注入的潤滑油需在減速器運轉300~600小時后更換。此后,每運轉1500~5000小時更新一次,這主要由工作環境而定,但最長更換時間不應超過18個月。在換油時應同時清洗磁性油塞。
5、在運轉中,突然出現油溫升高及不正常噪聲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在正確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投入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