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洗軸承及軸承關連部
檢查關連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安裝
安裝好軸承后的檢查
供給潤滑劑
1內外圈不處于同一旋轉中心,造成軸偏斜
軸偏斜是實際運行軸承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軸心線的偏斜是造成推力軸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軸承與軸不對中的原因有:
軸傾斜;
轉子安裝誤差;
轉子制造誤差;
軸、轉子以及軸承運轉時產生的熱彈性變形。
軸偏斜造成每塊瓦的油膜厚度、壓力分布、瓦面溫度均不相同,其中對油膜厚度、壓力分布影響很大,對瓦面溫度分布影響較??;軸偏斜使軸承內產生不均勻的流體動壓力,導致軸所受油膜力波動,隨偏斜程度增大,油膜力波動越嚴重;在全油潤滑狀態下,微小的偏斜角變化會造成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壓力明顯的變化,但瓦面最高溫度變化很小。綜上所述,軸偏斜造成軸承內的油膜厚度不均勻,可能導致油膜破裂,使軸承失效。
安裝時,為了盡可能保持同心,最好的辦法是采用整體結構的外殼,并把安裝軸承的兩個孔一次鏜出。如在一根軸上裝有不同尺寸的軸承時,外殼上的軸承孔仍應一次鏜出,這時可利用襯筒來安裝尺寸較小的軸承。當兩個軸承孔分在兩個外殼上時,則應把兩個外殼組合在一起進行鏜孔。
2安裝不到位
有偏差或未安裝到軸承位,造成軸承游隙過小。
運轉時,軸的溫度一般高于外圈的溫度,軸的軸向和徑向熱膨脹將大于外殼的熱膨脹,如果軸承游隙過小,可能會導致卡死。
3轉動圈與不動圈的過緊配合
軸承配合種類的選取,應根據軸承的類型和尺寸、載荷的大小和方向以及載荷的性質等來決定。正確選擇的軸承配合應保證軸承正常運轉,防止內圈與軸、外圈與外殼孔在工作時發生相對轉動。一般地說,當工作載荷的方向不變時,轉動圈要比不動圈有更緊一些的配合,因為轉動圈承受旋轉的載荷,而不動圈承受局部的載荷。當轉速愈高、載荷愈大和振動愈強烈時,則應選用愈緊的配合。當軸承安裝于薄壁外殼或空心軸上時,也應采用較緊的配合。但是過緊的配合是不利的,這時可能因內外圈的彈性膨脹和外圈的收縮而使軸承內部的游隙減小甚至完全消失,也可能由于相配合的軸和座孔表面的不規則形狀或不均勻的剛性而導致軸承內外圈不規則的變形,這些都將會破壞軸承的正常工作。過緊的配合還會使裝拆困難,尤其對于重型機械。
4安裝過程中,預緊力過大
預緊力是利用裝配過程中施加的外力給予軸承適當的預緊負荷。預緊力過小會使軸承工作時存在間隙,導致支撐剛度和旋轉精度降低,引起振動和噪聲。預緊力過大,會增加滾動體與內、外套圈滾道的摩擦,運轉時溫度升高過快,降低傳動效率,減小軸承壽命。只有施加合適的預緊力才可以消除軸向間隙,減小反向誤差,提高軸系回轉精度,降低振動及噪聲。給予軸承適當的預緊力,即使軸承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轉后,軸承的相對位置略有變化,預先施加負荷仍能使軸承內外圈位置保持穩定,因此安裝時預緊力的控制十分重要。
希望在即將安裝前,方才打開軸承包裝。一般潤滑脂潤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潤滑脂。潤滑油潤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儀器用或高速用軸承等,要用潔凈的油洗凈,除去涂在軸承上的防銹劑。除去了防銹劑的軸承,易生銹,所以不能放置不顧。再者,已封入潤滑脂的軸承,不清洗直接使用。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等條件而異。一般而言,由于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后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干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軸承的安裝一般需要借助軸承加熱器等專業的工具。
1用壓力機壓入的方法
小型軸承廣泛使用壓力機壓入的方法。將墊塊墊入內圈,用壓力機靜靜地壓至內圈而緊密地接觸到軸擋肩為止。將外圈墊上墊塊安裝內圈,是造成滾道上壓痕、壓傷的原因,所以要絕對禁止。
操作時,最好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萬不得已用用榔頭敲打安裝的場合,要在內圈上墊上墊塊作業。這種做法屢屢成為軸承操作的原因,所以,只限于用過盈量小的情況,不能用于過盈量大,或中、大型軸承。
如深溝球軸承之類的非分離型軸承,內圈、外圈都需要過盈量安裝的場合,用墊塊墊上,用螺桿或油壓、將內圈和外圈同時壓入。調心球軸承外圈易傾斜,即使不是過盈配合,也最好墊上墊塊安裝。
如圓柱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之類的分離型軸承,可以將內圈、外圈分別安裝到軸和外殼上,將分別安裝好的內圈和外圈相結合時,關鍵的是穩穩地將二者合攏,以便使二者中心不產生偏離,勉強壓入會造成滾道面卡傷。
2熱裝的方法
大型軸承,壓入時需要很大的力,所以很難壓入。因此,在油中將軸承加熱,使之膨脹,然后裝到軸上的熱裝方法廣為使用。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不給軸承增加不當的力,在短時間內完成作業。
軸承的加熱溫度,以軸承尺寸、所需的過盈量為參考。熱裝作業有關注意事項如下:
不將軸承加熱至120℃以上;
為使軸承不直接接觸油槽底部,最好考慮將軸承放在金屬網臺上,或將軸承吊起來;
將軸承加熱到比所需溫度高20℃-30℃,以便操作中不至發生內圈變冷,難于安裝;
安裝后,軸承冷卻下來,寬度方向也收縮,所以要用軸螺母,或其它適宜的方法,使之緊固,以防內圈與軸承擋肩之間產生縫隙。
錐孔軸承是直接將內圈固定于錐形軸,或者用緊定套、拆卸套筒安裝到圓柱軸上。大型調心軸承多用油壓安裝。
軸承安裝結束后,為了檢查安裝是否正確,要進行運轉檢查,小型機械可以用手旋轉確認是否旋轉順利。檢查項目有因異物、傷疤、壓痕而造成的運轉不暢、因安裝不良,安裝座加工不良而產生的旋轉扭矩不均、由游隙過小、安裝誤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扭矩大等等。如無異常則可以開始動力運轉。
因大型機械不能手動旋轉,所以無負荷啟動后立即關掉動力,進行慣性運轉,檢查有無振動、聲響、旋轉部件是否有接觸等等,確認無異常后進入動力運轉。
動力運轉,從無負荷低速開始,慢慢地提高至所定條件額定運轉。試運轉中檢查事項為,是否有異常聲響、軸承溫度的轉移、潤滑劑的泄漏及變色等等。在試運轉如果發現異常,應立即中止運轉,檢查機械,有必要時要卸下軸承檢查。
軸承溫度檢查一般從外殼外表推測可知。但利用油孔,直接測量軸承外圈溫度,更加準確。軸承溫度運轉開始漸漸上升,如無異常,通常1~2小時后穩定。如果因軸承或安裝等不良,軸承溫度會急劇上升,出現異常高溫。其原因諸如潤滑劑過多、軸承游隙過小、安裝不良、密封裝置摩擦過大等。高速旋轉的場合,軸承的潤滑方法的選擇錯誤等也是其原因。
1滾動軸承的裝配
軸承裝配前,軸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質存在。
軸承裝配時應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層潤滑油,軸承無型號的一端應朝里,即靠軸肩方向。
軸承裝配時應使用專用壓具,嚴禁采用直接擊打的方法裝配,套裝軸承時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應適當,不應使保護架或滾動體受力,應均勻對稱受力,保證端面與軸垂直。
軸承內圈端面一般應緊靠軸肩(軸卡),軸承外圈裝配后,其定位端軸承蓋與墊圈或外圈的接觸應均勻。
滾動軸承裝好后,相對運動件的轉動應靈活、輕便,如果有卡滯現象,應檢查分析問題的原因并作相應處理。
軸承裝配過程中,若發現孔或軸配合過松時,應檢查公差;過緊時不得強行野蠻裝配,都應檢查分析問題的原因并作相應處理。
單列圓錐滾子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雙向推力球軸承在裝配時軸向間隙符合圖紙及工藝要求。
對采用潤滑脂的軸承及與之相配合的表面,裝配后應注入適量的潤滑脂。對于工作溫度不超過65℃的軸承,可按GB491-65《鈣基潤滑脂》采用ZG-5潤滑脂;對于工作溫度高于65℃的軸承,可按GB492-77《鈣基潤滑脂》采用ZN-2ZN-3潤滑脂。
普通軸承在正常工作時溫升不應超過35℃,工作時的最高溫度不應超過70℃。
2直線軸承的裝配
組裝前,軸承內部應涂抹潤滑脂。
軸承壓入支承座時,應采用專用安裝工具壓靠外圈端面,不允許直接敲打軸承,以免變形。
軸承與支承座的配合必須符合公差要求,過緊使導軌軸與軸承過盈配合,會損壞軸承;過松會使軸承無法在支承座中固定。
導軌軸裝入軸承時,應對準中心輕輕插入,如歪斜地插入,會使滾珠脫落,保持架變形。
軸承裝入支承座時,不允許轉動,強行使其轉動,會損壞軸承。
不允許用緊定螺絲直接緊定在軸承外圈上,否則會發生變形。
3直線導軌的裝配
導軌安裝部位不得有污質,安裝面平整度必須達到要求。
導軌側面有基準邊時,應緊貼基準邊安裝,無基準邊時,應保證導軌的滑動方向與設計要求一致,導軌固定螺絲擰緊后,應檢查滑塊的滑動方向是否有偏差,否則必須調整。
如果滑塊以傳動帶帶動,傳動帶與滑塊固定張緊后,傳動帶不得有斜拉的現象,否則必須調整帶輪,使傳動帶的帶動方向與導軌平行。
1內/外圈的拆卸
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
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肩上設置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2圓柱孔軸承的拆卸
用壓力機壓最為簡單。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采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上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于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并用,才能拆卸。NU 型、NJ 型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后再拉拔的方法。
3錐孔軸承的拆卸
拆卸比較小型的帶緊定套軸承,用緊固在軸上的擋塊支撐內圈,將螺母轉回幾次后,使用墊塊用榔頭敲打拆卸。大型軸承,利用油壓拆卸更加容易,在錐孔軸上的油孔中加壓送油,使內圈膨脹拆卸軸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軸承突然脫出的危險,最好將螺母作為擋塊使用為好。
4擊卸法
擊卸是一種最簡單、最常見的拆卸方法。它是借錘擊的力量,使相互配合的零件產生位移而互相脫離,達到拆卸目的的一種拆卸方法。
擊拆常用的工具是手錘,即普通鉗工手錘、沖子和墊塊。沖子用鋼料制成,受錘擊的頂部加工成球形,使與工件接觸的一端通常鑲以軟金屬,如銅、鋁等,并做成平的或適合工件的形狀,以保護工件表面不受損傷。
擊卸時,應根據不同的機件結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驟。
滑動軸承襯套和滾動軸承外套在孔中都屬過盈配合,從孔中取出它們,也常用擊卸的方法。擊卸時,襯套被錘擊的端面應該墊上墊塊。擊卸小直徑的襯套時,最好使用階梯沖子,沖子的小直徑正好與襯套的內孔相配合,沖子的大直徑比襯套外徑約小0.5mm 左右。
對于大直徑的襯套和滾動軸承的拆卸,多采用套管。普通小型軸承蓋的拆卸,常采用對稱地打入斜墊的辦法,將軸承蓋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