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興減速機2019年2月25日訊 機械密封的失效實例中,以摩擦副、輔助密封圈引起的失效所占比例最高,最典型的實例如:
1、端面不平(見圖一)
在鈉光燈下用平晶檢測密封面,平面度誤差為2.7um。密封面這種局部平面誤差是由于研磨拋光不良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密封的泄漏較嚴重。
2、粘著磨損(見圖二)
由于密封過熱過載,從而使軟質材料碎片移附到硬質材料表面,成團的微粒十分頻繁地形成,然后又崩落,因而產生強烈的磨損。
3、熱變形(見圖三)
密封面上有對稱不連續的亮帶,這是由于熱變形引起的。有時,這種狀態觀察不出來,只有在端面上涂以紅丹粉,通過與平面輕輕研磨才能發現。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不規則的冷卻,引起密封面的熱應力變形。
4、熱裂紋(見圖四)
密封面上產生的細裂紋有三種:
徑向裂紋;
徑向裂紋帶有水泡或疤痕;
表面龜裂。
陶瓷或硬質合金環密封面尤其容易產生這種損傷。這種裂紋象切削刀刮削碳石墨環或其它材料的密封面一樣,會很快使對磨的軟環凸臺消失完。產生熱裂最普遍的原因是:缺乏適當的潤滑和冷卻措施,密封面液膜汽化蒸發,PV值高等。
5、端面偏斜(見圖五)
表征為密封面磨損不均勻,造成密封面中凸或中凹,在介質變壓力工況下,表現為密封性能不穩定;能使密封面摩擦轉矩增大,并產生大量的摩擦熱。產生端面偏斜的原因有:工作壓力超過許用值,或液力平衡選取不當等。
6、磨粒磨損(見圖六)
磨粒磨損通常是由于嵌入軟環內或附夾在端面間的顆粒所引起的。后者比前者引起的磨損小。前者磨損往往出現在硬環端面上,呈圓周溝槽且同心分布。圖中的碳化鎢硬質合金的磨損痕跡即位一例。
7、流體的浸蝕和氣蝕(見圖七)
密封件的內外圓表面、背端面出現凹坑麻點,這是因高速流體長期沖擊的結果。就流體浸蝕來說,破壞是由于小滴液強烈的壓縮脈沖傳到材料表面引起周圍面積強大的剪切變形,這種變形反復進行,就能引起疲勞破壞型麻點。氣蝕是由于流體流動連續性被破壞,在高速運動或振動的表面接觸中形成的蒸汽泡或氣泡的破滅所引起的沖擊而產生的。
8、密封環的機械變形與熱變形(見圖八)
9、橡膠O型圈的擠出損壞(圖九)
由于壓力作用及介質的侵蝕,使O型橡膠圈變軟,而擠入小間隙中,又由于應力集中使密封圈出現斷裂或剝落。
10、橡膠O型圈永久變形(圖十)
由于高溫、壓縮率過大或過載等使橡膠O型圈變成方形。
11、橡膠O型圈溶漲(圖十一)
由于橡膠與介質的不溶性,O型圈發生溶漲而變軟、發粘、起皮、破裂。
12、橡膠O型圈老化(圖十二)
橡膠老化表現為變硬,通常是由于儲存期過長,接觸陽光、臭氧或是受熱老化變硬,因而失去彈性。
13、橡膠O型圈表面產生裂紋(圖十三)
橡膠O型圈長期處于拉伸狀態下,在空氣中放置時間過長,表面接觸油污,或受臭氧影響,都可產生表面龜裂。
14、橡膠O型圈擠裂啃傷(圖十四)
由于座孔和軸端未倒角,或殘留毛刺,O型圈裝入時被啃傷劃破。
15、O型圈內周被磨損(圖十五)
當軸表面粗糙,軸竄動,軸與密封件不垂直而偏斜、振動,支座偏歪時,補償環O型圈與軸間產生微量的相對運動而使橡膠O型圈磨損。
16、O型圈處被阻塞(圖十六)
在密封介質的一側,由于固體物料比率高或纖維物料多,補償環作浮動調整時,固體物或雜質進入期間,產生阻塞,補償環不能作軸向滑移和浮動調整;在大氣一側,由于液膜蒸發、冷凝沉積、分離蒸餾,引起濃縮物的堆積、也能阻塞O型圈正?;坪驼{整,從而使密封端面不能接觸而產生泄漏。
17、O型圈扭曲(圖十七)
橡膠O型圈的扭曲現象大多發生在密封距形安裝槽的結構上,當O型圈的斷面粗細不勻,或組合軸孔表面不光潔以及壓縮率過大時,都會引起O型圈扭曲。
18、焊接波紋管破裂
這種現象大部分發生在波紋管兩端的內焊縫處。這是因為內焊縫承受較大的拉力,并且兩端焊縫因振動波的傳播使其工作條件更加惡劣;應力集中對焊頭疲勞強度影響很大。從焊縫橫斷面來看,大多數裂紋產生在熔合線附件,這主要是由于焊縫根部的應力集中。如焊接熱對片材冷作硬化的消除,使接縫區母材軟化而產生應變。波紋管與前后端焊接的環座壁厚不等,其薄弱環節就在外徑邊緣上。使用中應力主要作用在該處而產生裂紋。
不同的焊頭造成不同應力集中和不同的破裂特征。圖18為波紋管焊頭的情況。a、b、c焊頭可以形成光滑的焊接,圖a為不對稱焊頭,這種焊頭往往沿焊縫較小一側破裂;b焊頭太小強度不足,在交變應力下常常沿焊頭中間開裂。c焊頭是過分加強的焊頭,也容易造成較大的應力集中。適合的焊頭應三倍于波片的厚度。
19、壓蓋的剛性較差,將會出現(圖十九)所示的情況,即靜密封墊片損壞而產生泄漏。
上述典型失效案例可以看出,故障分析是解決密封泄漏和損壞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而且很容易發現問題的焦點,并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任何一種結構形式的機械密封都有其優點,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只能通過舉一反三,掌握其原理,從多方面出發考慮,綜合的分析故障原因,再針對不同設備,不同工況,分別加以分析,選擇最佳的配套方案,來解決機械密封的現場故障。